合理的阵容站位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站位不仅影响武将的输出效率,还关系到队伍的生存能力。前排通常由防御型武将承担,如盾兵或高血量步兵,用于吸收敌方伤害;中排适合放置具备范围攻击或控制技能的武将;后排则优先安排远程输出或辅助型角色,如弓手和谋士。不同兵种之间存在克制关系,轻骑擅长突袭后排,而重骑能有效突破前排防线,因此需要根据敌方阵容调整己方站位。
武将的羁绊效果是站位的重要参考依据。同一阵营或特定组合的武将同时上阵时,可激活额外属性加成。例如曹魏阵容注重防守反击,核心武将曹操和司马懿的搭配能显著提升队伍生存能力;蜀汉阵容依赖高爆发,关羽、张飞等武将适合前排冲锋;吴国则以灵活战术为主,周瑜、陆逊等谋士需保护在后排发挥控场作用。羁绊加成并非固定不变,需根据实战需求灵活调整,避免因强行凑羁绊而牺牲整体战力。
面对不同对手时,站位策略需动态变化。若敌方后排输出强势,可优先部署轻骑针对;若敌方前排防御坚固,则需集中重骑突破。控制型武将应尽量靠前站位,确保技能先手释放;治疗型武将则需避开敌方突进路线,保证持续续航能力。主角的站位较为特殊,通常作为辅助或替补输出,在装备特定时装后可改变定位,需根据战场形势决定其位置。
平民玩家资源有限,需注重阵容的均衡发展。优先培养核心输出武将,如蜀国的马超或魏国的典韦,同时保留1-2名控制或治疗型角色。低星武将可通过升阶和装备精炼弥补战力差距,站位上尽量利用地形和兵种克制创造优势。九州争霸等特殊玩法中,需提前规划多套阵容,避免因单一战术被对手针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