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力分配是决定战局走向的核心策略。分城兵力补充需通过军舍栏目操作,将预备兵转换为实际兵力,若预备兵不足则需消耗资源进行征兵。分城兵力仅能补充分城部队,主城派遣部队无法在分城获得补给。分城建造需主城达到7级且声望达6000同时需确保分城周边无地形阻碍且提前清除敌方领地。分城等级通常以6级为宜,建造过程需消耗铁矿、石料等基础资源。
武将统御属性直接影响兵力上限,提升主副将统御能力可间接增加兵力。部分武将战法具有兵力增益效果,在分城同样生效。兵营建筑能提高士兵招募数量,建议在资源充足时将预备兵补至满编状态。分城具备主城大部分功能,但需注意其独立运作特性,主城与分城间的兵力调配需通过特定机制完成。
攻打要塞需6000-7000兵力配合攻城器械队伍,要塞守军通常为2队9000兵力加600城防军。4级蛮族建议用5000兵力进攻,确保一次性击溃避免战损。码头攻占需5000-6000兵力应对2队9000守军,其难度略低于同级资源地。不同等级资源地存在明确兵力门槛,5级地需4500-5000兵力,6级地需1.2万兵力,7级地建议2.5万兵力以上。
兵力提升途径包括武将升级、战法觉醒、城建升级和部队加成。每次武将升级可增强属性并提高带兵上限,20级觉醒后解锁第三战法孔可显著提升战力。军营升级直接增加带兵数量,部队缘分加成、阵营加成和兵种加成可带来额外兵力增益。装备系统在武将20级后开启,武器、防具等装备能通过属性加成间接提升兵力规模。
兵力分配需综合考虑资源储备、战略目标和敌方防御布局。主攻部队建议保持满编状态,辅助部队可适当降低兵力配置。攻城作战需保证8000以上兵力基数,同时配备器械部队破除城防。侦察系统能获取敌军兵种信息,据此调整兵力分配可形成克制优势。平级对抗时,兵力差额超过30%将显著影响战斗结果。持久战需建立完善的兵力补充机制,通过屯田维持资源供给,利用征兵处缩短预备兵征召时间。分城建设可扩展兵力储备空间,但需平衡资源投入与战略收益。特殊地形作战需额外预留10%-15%兵力应对损耗,山地战优先配置枪兵,水域作战侧重弓兵部署。赛季中后期需建立多支满编主力部队,形成梯次兵力配置应对多线作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