驱逐舰作为海军中的高速机动单位,在战斗中主要承担侦察、护航与骚扰任务。其特点是速度快、火力适中但防御较弱,针对这一特性,对抗驱逐舰需优先选择具备高命中与范围伤害的兵种。巡洋舰的中距离火力与防空能力可有效压制驱逐舰,战列舰的超远程打击能在其接近前造成重创,潜艇的伏击技能则能对孤立无援的驱逐舰形成致命威胁。
驱逐舰常利用机动性绕后或突袭,因此需提前部署侦察机或雷达单位确保视野覆盖。将巡洋舰与防空炮编组为拦截梯队,布置在主力舰队侧翼,可阻断驱逐舰的迂回路线。若敌方驱逐舰试图贴近主力舰队,可集中火力优先歼灭,避免其持续骚扰。战列舰应保持最大射距输出,通过火力压制迫使驱逐舰脱离战场。
提升巡洋舰的射程与穿甲能力可增强对驱逐舰的杀伤效果,战列舰的精准打击技能能减少火力浪费。若选择潜艇伏击,需优先升级潜行深度与鱼雷装填速度,确保一击必杀。驱逐舰自身缺乏反潜手段,因此潜艇是天然克星,但需注意避免被敌方护航舰艇发现。
前期优先建造巡洋舰与侦察机,中期补充战列舰与潜艇。驱逐舰的威胁等级高于普通舰艇,因此反制单位的训练与科技升级不可滞后。战斗中若资源紧张,可放弃部分非关键区域,集中资源保障主力舰队完整性。在军团作战中,可指定专人负责侦察与反潜,其他成员专注火力输出。通过军团频道实时共享敌方驱逐舰位置,协调集火目标。军团城市的联合防御设施也能提供额外防空支持,弥补单人操作的视野盲区。保持冷静判断,避免因追击单艘驱逐舰而破坏整体阵型,逐步削弱其机动空间即可掌握主动权。